正文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黄石市人民政府
2021年11月29日
黄石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工业作为黄石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是支撑黄石经济发展的脊梁,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黄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全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动黄石“工业再造”,根据《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对黄石市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工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黄石工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五年来,面对工业增速跌入谷底,环保压力不断增大,转型阵痛逐步显现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石举全市之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清发展思路,保持转型定力,久久为功砥砺前行,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止跌企稳,奋力赶超,逆势上扬”三大跨越,工业转型成绩斐然,制造业升级亮点纷呈。
1.规模效益跃上新台阶。五年来,黄石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等诸多考验,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壮大,指标增速保持平稳持续增长态势。2016-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7.7%、19.2%、12.4%、9.8%,实现年均增长12.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2%、8.2%、9%、9.8%,实现年均增长8.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分别达到76.6亿元、112亿元、115亿元、126.4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6%。受疫情、汛情双重影响,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同比下降4.9%、5%,下降幅度逐季收窄,工业经济复苏势头持续巩固,成效好于预期。
2.产业集聚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市加快优势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已建成涵盖36个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重点产业实现多足鼎立,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冶市饮料食品产业集群、阳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黄石市模具产业集群等十大产业集群入选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其中,pcb(印刷线路板)产业集聚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三。黄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两大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大冶湖高新区20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现代港口城市建设、新港“亿吨大港”初具规模和长江中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铁路进港水铁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示范港口为再塑城市综合功能优势、加快新港园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临空经济区的谋篇布局将成为黄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技术改造激发新活力。五年来,我市深入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坚决淘汰落后产品、工艺、设备和产能,每年分行业、分批次谋划推进一批技改项目,掀起了全市工业技改新高潮。大冶特钢、华新水泥、大冶有色、劲牌公司、新兴管业、宝钢黄石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斥巨资实施异地技改、二次创业,百年老企焕发新的生机;华中铜业、东贝集团、新冶特钢、华鑫钢铁、奥莱斯轮胎等一批骨干企业围绕产品升级、工艺改造、装备更新、环保安全改造等方面大力推进技改升级,重点企业激发新的活力。“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超900亿元,年均增长达15%,有力促进了黄石工业经济逆势增长。
4.项目建设释放新动能。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干事为先”,成立工业和创新项目推进指挥部,每年狠抓市县两级“双十”项目(十大技改、十大新建)建设,整合全市资源,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要素保障、审批办证、项目融资等难题,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绿创电子、定颖电子、欣益兴电子、天玑智谷、鸿福新材料、华力科技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约2400亿元,相较于“十二五”期间增长超20%,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产业层次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5.企业培育呈现新气象。五年来,黄石加快实施“企业培育巨人计划”,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十三五”期末,大冶有色、华新水泥、大冶特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全市进入“全省百强企业”8家,“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17家,企业数量均排名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全市省级隐形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79家,占全省比重达7%;在出清僵尸企业200余家的情况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2家。全市产值过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到264家、26家、1家、3家。
6.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四个十”科创平台建设和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清零行动”,全市新组建产业研究院10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5家。创新成果取得突破,大冶特钢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东贝电器生产的冰箱压缩机荣获全国第四批单项冠军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7.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五年来,黄石市作为工信部确定的首批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环保整治倒逼转型升级: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29万吨,煤炭产能135万吨,“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无煤矿,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坚决打赢全市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零容忍推进环境整治与保护行动,对长江沿线重化工企业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大力推进模具钢行业依规整治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集中拆除违规使用中频炉;大力推进危化品搬迁改造和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8家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任务,16家省级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同时,大力开展燃煤锅炉淘汰、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退城入园等各项工作,取得了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和结构优化的“三赢”。“十三五”期间,地区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劲牌公司、娲石水泥、东贝集团、四棵水泥、大江环科5家企业获得“湖北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称号;大冶特钢、东贝电器、华新水泥、娲石水泥4家企业获批全国绿色工厂。
8.营商环境得到新提升。五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政策扶持,相继出台《关于支持振兴黄石制造加快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每年安排1亿元工业转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发展,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争取各级财政资金5亿元以上用于支持制造业发展。连续6年深入开展“双千”服务,坚持一年一主题,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难、招工引才难、政策落实难等共性问题6000余个,问题销号率达80%以上,深受广大企业好评。
9.黄石制造形成新优势。黄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作为真抓实干典型被国务院通报表彰,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等次。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出台《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全市拥有20个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的产品,劲牌公司、宏泰铝材、瑞信科技等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订,形成“黄石制造”的新优势。
(二)“十四五”面临发展形势
——从全球看,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黑天鹅”事件发生频率攀升,新冠疫情呈现全球化、长期化的新态势,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加速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同时,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制造业回归计划,新兴经济体依托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双向挤压”。
——从国内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全省看,“十四五”时期,全省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实施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将加大区域间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深度推进区域协同合作,更大程度聚集要素资源,推动黄石经济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从全市看,“十四五”时期,黄石将全面迈入机遇叠加期、转型发力期、区域融合期、功能拓展期、品质提升期,迎来大发展时期。武汉城市圈、光谷科创大走廊等省级战略相继落地,“四大主战场”强势发力,环大冶湖产业深度融合,临空、临港一大批重大生产力加快布局,新增长点和增长极不断涌现,将为黄石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产业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互联网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制造模式、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发生深刻变革,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绿色化、定制化发展,必将重构工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
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仍将是黄石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总量不大,发展空间不足,市场主体不多;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产业价值链不长,智能化水平不高;三是创新能力不强,高层人才稀缺,研发投入不足;四是融合发展不够,产业链条不壮不长,产业生态不全;五是要素保障偏弱,土地、资金、人才、能耗等资源要素制约较大。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依托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主动对接长三角为支撑,深化动能、产业、功能、生态、空间五大转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的总体要求,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高质量再造黄石工业,努力实现质量再造、能力再造、链条再造、生态再造、规模再造,力争建成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之城,部分重点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为黄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产业支撑,为湖北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战略定位
“十四五”时期,黄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位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加快建设“五基地一先行区”,在全球、全国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处于中高端位置,努力建成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五基地”:
全国新材料产业基地。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将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升级为新材料产业基地。
全国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基地。发展壮大pcb产业集群,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建成全国最大pcb产业集聚区。
全国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智能输送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聚集和发展,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强化关键零部件支撑,打造全国知名的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区。
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推进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领域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成套装备,大力引进和开发新产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黄石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一先行区”:
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以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为契机,加快构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制造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筑工业互联网创新、展示、研发、应用“高地”。
(三)空间布局
“十四五”期间,我市按照整体统筹、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的原则,结合黄石市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区n园”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四区”:
1.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配套发展生物医药、高端模具产业,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全域一体化的核心和改革创新的前沿。
2.黄石大冶湖国家高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生命健康产业,配套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3.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推动临江经济带发展,依托水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棋盘洲综合保税区,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产业,打造“港产城”高度融合的现代港口城市先行示范区、黄石沿江工业集聚带、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对外开放桥头堡。
4.黄石临空经济区:加强与鄂州、黄冈协同联动,瞄准航空配套产业补链,重点发展现代航空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电子商务等高端临空产业,建成光谷科创大走廊副中心、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对接光谷建设保安湖科创园临空国际贸易中心。
“n园”:
1.黄石港区临空商务产业园:围绕“四大组团”“三圈一园”,重点发展临空商务总部经济、航空物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航空运营与服务产业、跨境电商等,努力建成鄂东商贸物流中心。
2.下陆区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紧抓黄石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的契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现代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积极打造“进口为主、出口为辅”的国际空港物流节点基地、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3.大冶市乡镇工业园:重点发展灵乡镇、陈贵镇、金湖街道、保安镇、金山店镇等乡镇工业园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乡镇工业聚集区。
4.河口临港产业园:对接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临港服务业等产业,打造成西塞山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5.黄石港(江北)工业园:重点发展智能输送装备制造,配套发展机械制造、智能模具、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建成鄂东智能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6.西塞山工业园:重点发展以钢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模具制造产业园区。
7.下陆区长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打造全国铜产业链集群高质量发展高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8.下陆区城市更新文创产业园:依托城市更新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发展商务商贸、康养旅游等产业,着力打造为“黄石城市更新样板区”。
9.铁山工模具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工模具产业,成为铁山区推动产业转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支点。
10.阳新城北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鞋服生产等产业,承接鞋服制造业产业转移,打造“中部鞋都”。
11.黄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阳新核心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链条化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现代化量产,加强农产品加工规模化效应。
12.太子生命健康产业园:重点发展健康食品、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实现“工业再造”;产业质量再做新突破,实现“产业再塑”。具体目标如下:
1.实现质量再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向高端化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初具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同各产业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加快迈向中高端。
2.实现能力再造。产业基础能力不断增强,到2025年,实现主导产业技术研究院、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两个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以上,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45家,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重点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著名品牌,擦亮“黄石制造”名片。
3.实现链条再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补链、强链、延链工作卓有成效,上下游企业、同类企业合作不断深入,培育2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努力形成若干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加快;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持续提升。
4.实现生态再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成效初显,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实现有效集聚和供给,到2025年,主要行业及产品单位能耗及排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
5.实现规模再造。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8.5%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每年新增60家,达到1000家;集聚500亿企业1家,100亿企业7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突破100家。
三、主攻方向
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夯实工业基础能力,切实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着力促进工业跨越式转型发展,加快构建“441”现代工业体系,培育若干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重要基石。
(一)做强做深4大主导产业
1.新材料产业
(1)发展思路
加快传统材料技术创新,聚焦发展金属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不断提高新材料在材料产业中的比重,推动黄石原材料产业基地向新材料产业基地转型。
到“十四五”末,全市钢铁行业冶炼及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以上,其中,特钢、管材、棒材、板材、线材产能占80%以上,产值规模达到600亿元以上,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特钢基地;全市铜冶炼规模达到100万吨,铜带、铜箔、铜杆、铜线、铜排等铜加工能力达到75万吨以上,铝型材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将黄石打造成为中国铜基新材料基地;全市水泥熟料规模达到1500万吨,机制砂石规模达到1.5亿吨以上,纳米碳酸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摩擦材料、绿色环境修复材料、绿色高性能新材料等新型材料规模占比进一步提高,产值规模达到200亿元,建成中国绿色建材基地。
(2)主攻方向
高合金高强度钢材料。依托大冶特钢、宝钢等龙头企业,面向特种装备、重大工程等领域,大力发展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高端模具钢等制造用钢,突破发展高温合金钢、高铁车轴钢、航空航天超高强度钢、核电高温合金和热轧薄规格超高强钢板等高端特殊钢,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殊钢棒材、管材、板材和高合金特种钢材。延伸发展高端装备和钢铁新材料方向,积极研发轻轨、矿用型钢、大吨位工程机械用超高强度钢和高性能船舶用钢,突破新型航空航天及发动机、导弹等关键核心材料技术。大力发展服务型钢铁产业体系,推进企业由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探索基于互联网个性化定制等制造新业态,构建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的智能制造体系,试点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远程诊断管理、智能监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新模式。
高合金高纯度铜材料。抢抓“新基建”机遇,以大冶有色、华中铜业为龙头,打造中国铜基新材料基地。面向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快铜深加工产业园建设,重点布局5g通讯领域用高精键合铜丝、高纯铜靶材等5g铜基新材料,积极发展高端电子元器件精密接插件制造用高端铜合金带材,引进发展高精度压延铜箔和电子磷铜球等高端pcb铜基新材料生产企业,加快推进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高密度引线框架材料产业化发展。面向特高压等输变电领域,重点发展高压和超高压电缆、高精电磁线、导电铜排、变压器、漆包线等产品。面向城际高速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大力发展高铁电机电磁线、变压器绕组电磁线及特种电机导体材料。
高合金高性能铝材料。以宏泰铝业、福星铝业、华力科技等企业为依托,进一步巩固铝型材领域基础优势,重点发展建筑、家居家具等领域的高性能绿色铝材料和高端工业铝型材,延伸发展满足轻量化汽车领域车身、底盘悬挂、轮毂等关键零部件制造。
探索发展满足航空航天要求,具备高强度、良好韧性、优抗应力性能和抗剥落腐蚀性能的铝-锌-镁-铜系超硬铝合金材料。前瞻布局高性能铝镁合金先进结构材料。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以华新水泥为龙头,推动传统建材加快向功能性材料方向升级,加快发展纳米活性碳酸钙等功能性无机材料和超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水泥等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探索研发智能型建造装配材料。依托冯家山高品质硅灰石资源,重点发展超纯硅材料,探索发展芯片级硅晶材料。以赛特摩擦、赛福摩擦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汽车、飞机领域用树脂基、碳基、陶瓷基等高端摩擦材料。顺应建筑材料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制品、机制砂石等新型建筑材料。
前沿新材料。重点突破石墨烯分散技术、表面修饰技术和石墨烯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技术,大力推动石墨烯材料在电池、电子元器件及催化剂载体、传感器、功能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布局新能源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2.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思路
按照“对接武汉、突出特色、抢占高点、发展终端”的思路,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拓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突破与融合发展,推进大冶湖高新区、黄金山开发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园,积极布局芯片、pcb、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培育壮大“芯板屏端”产业,打造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产业集聚区。到“十四五”末,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打造全国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基地,建成全国最大pcb产业集聚区。
(2)主攻方向
集成电路。依托晶芯半导体,重点发展晶圆制造和再生,引进发展面向芯片制造、晶圆制造、晶圆再生工艺的共性材料和通用设备,配套发展硅片研磨、清洗等配套环节。面向国内外知名芯片制造厂商,引进一批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和项目。围绕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武汉新芯等集成电路项目,加快建设硅晶片、ic载板、封装基板、数字电源芯片及系统、平板显示驱动芯片及驱动系统等一批配套项目,着力提升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引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着力突破核心材料、配套设备、封装测试等“卡脖子”技术,大力发展低功耗、低时延的通用型芯片,积极提升产业能级。
pcb。以沪士电子、上达电子、欣益兴电子等企业为基础,完善pcb产业链布局,引进发展单面板、双面板、专用设备等配套环节;重点发展软板、硬板、软硬结合板、高密度互联板、ic封装基板等中高端产品。完善pcb产业链布局,加快pcb产业向pcba(电子装联)延伸,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建成全国最大pcb产业集聚区。
新型显示。围绕武汉华星光电、米瑞科电子、信博科技等重大平板显示项目,重点支持赫得纳米、天玑智谷等发展液晶屏减薄镀膜、micro led、mini led等新型显示配套项目,延伸发展触摸屏、车载显示和液晶模组。强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持续提高oled柔性显示技术,密切跟踪激光显示、3d显示、互动显示等新兴显示领域,布局发展相关产品。
智能终端。瞄准行业中高端产品,引进发展安防、工控、医疗器械、教育电子、信息消费等多领域台式机、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加快发展健康、医疗、娱乐等领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围绕工业互联网建设,重点发展网络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安全设备等终端产品。以关键激光材料、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中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
3.智能装备产业
(1)发展思路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发展,突破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强化关键零部件支撑,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输送装备、数控机床、智能模具等领域。到“十四五”末,全市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打造全国知名智能装备产业聚集区。
(2)主攻方向
工业机器人。充分发挥黄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作用,以机器人本体研发制造为重点,大力发展六轴以上关节机器人、全向多举装配式移动机器人、智能数控焊接夹具及焊接机器人、柔性多功能机器手、包装机器人等制造业常用工业机器人。
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加强机器人产品在焊接、打磨、涂装、搬运、装配、检测、拆解等专业领域的规模化集成应用,积极设计开发新型机器人自动化工作站,延伸发展工厂无人化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打造“无人工厂”“黑灯工厂”。强化行业领军企业和先进技术引进,探索突破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机器人控制系统、高效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智能输送装备。依托黄石市智能物流输送装备及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优势,以及三丰智能、天华智能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重点发展柔性化、可感知的智能输送设备、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继续做大做强自行小车输送系统(ems)、智能搬运小车输送系统(agv、rgv)等优势产品,开发非接触式移动供电系统、智能悬挂输送系统、自动化辊道输送系统、升降输送设备等智能输送成套设备。推动智能输送装备向家电、物流等领域拓展,延伸发展高层立体货架、高速穿梭板、智能托盘堆垛机、转弯堆垛机等智能仓储及分拣设备,及升降横移类、轨道堆垛类等智能停车设备。积极开发融合erp、mes、pdm等于一体的系统集成应用软件,提高系统集成和总承包水平。
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以三环锻压为龙头,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融合应用,加快研发数控系统、高速伺服电动机,大力发展中高档数控系统与主轴、丝杠、导轨等主要功能部件,提升现有大型折弯机、管线生产设备、精冲机等优势数控机床产品生产水平,重点发展数控金属成型与特种冶金成套装备,布局发展多轴联动复合加工中心、成套柔性生产线等高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产品。以华新水泥为龙头,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成套生产装备、自动化包装设备等,开发新型原料预均化技术、低环境负荷原料利用技术、新型助磨剂生产技术、悬浮预热与预分解技术。
智能模具。以鸿达、宏佳、三利模具等企业为基础,提升异型材、铝合金、塑料挤出模具等基础模具的发展水平,持续巩固挤出模具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提升区域模具产品品牌影响力。依托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推动现有模具产品向高精密、智能化、新型化突破,加强3d打印等新技术在高端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重点发展汽车覆盖件模具、汽车配套模夹一体化产品及注塑、冲压、精密锻造、it模具等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端模具,推进模具产品向电子信息、汽车、家电、仪器仪表等领域延伸。依托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模具材料、模具制造、模具装备、终端消费品产业协调发展。
智能测控装备。推动智能仪器仪表生产企业与电子信息企业深化合作,提升发展nb-iot物联网水表、智能电表等消费类产品,引进发展激光干涉仪、无损探伤检测设备、超声波探测仪、质量检测分析仪器等检验检测类设备。围绕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海洋探测、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大力发展生命检测仪器,大气、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智能检测分析仪器,气象仪、测绘仪,以及航空飞行仪表、导航仪表、发动机转速表等航空电子仪器设备。
增材制造装备。立足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与优势,加快研发高品质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和光敏树脂、高性能陶瓷、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材料。面向电子信息、智能模具等领域需求,强化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招引一批行业领先的增材制造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研究大型复杂铸造熔模工艺,研发高精度3d扫描仪、工业级3d打印装备等产品。
航空航天装备。主动对接武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湖北省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推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飞机改装和维修等相关领域发展。积极引进火箭发动机、雷达系统、无人驾驶飞机等重点项目,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创业孵化的新模式。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抢抓临港产业发展机遇,瞄准公务执法救援船舶、生态环保船舶、豪华邮轮等细分领域,围绕船舶动力、机械、电子系统,积极发展船舶装备制造。
4.生命健康产业
(1)发展思路
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强化龙头企业引培,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保健酒、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构建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融通、食品与药品相结合、产品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到“十四五”末,全市生命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争创全国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2)主攻方向
现代中药。依托劲牌公司中药数字化提取技术,以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为重点,提升发展剂量精准、药效稳定的配方颗粒,重点发展针对重大疾病、慢性病的中成药胶囊、超微粉颗粒等产品。探索发展“芳香 ”中医药领域,围绕芳香养生、芳香芳疗用品,重点发展功能性复方精油、香囊、敷剂等外用类产品,延伸发展芳香中药等内服类产品。加大中药产品研发力度,重点发展中药新制剂、中药配方颗粒等。
保健酒。巩固以劲酒为核心的保健酒领域优势地位,重点发展健康白酒;推进酱酒酿造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布局发展酱香型原酒,布局发展高端白酒;探索“文创 ”概念,以酒为媒,以文学、科技、艺术、舞美、光影电等元素为链,面向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消费场景,搭建连接传统白酒文化和现代时尚潮流的艺术ip,打造酒业品牌ip。
健康食品。以青岛啤酒、华润啤酒为依托,大力开发无(低)糖啤酒、保健啤酒等中高档啤酒产品。提升“珍珠果米酒”发展规模,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添加剂、着色剂,大力发展茶饮料、蔬果汁及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谷物饮料,打造具有资源优势的功能性饮料产品;延伸发展苦荞、枸杞等养生保健饮品。积极布局下一代功能性保健食品,重点围绕婴幼儿和老年消费者需求,支持发展具备抗衰老、免疫增强功能的保健食品。
生物医药。依托远大医药、福尔泰医药等龙头企业,巩固发展注射用羟喜树碱、牛磺酸、奥拉西坦注射液等药物,积极布局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罕见病的吸入制剂和注射剂等仿制药,探索发展化学创新药。巩固发展红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类产品,支持生物制药技术攻关,重点发展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抑制的单克隆抗体仿制药,探索发展新型生物疫苗、个性化靶向用药、干细胞制剂、新型生物检测试剂等新产品。
医疗器械。重点发展功能性复健床、妇产科相关医疗耗材等基础医疗器械产品,加大对先进地区相关领军企业的招引力度,面向家用和专用健康监控、慢病康复、筛查预防等领域,延伸发展具备个体体征采集、传输、分析能力的高灵敏度无接触测量设备、心电仪器等检测设备。顺应医疗器械高效轻便化趋势,积极布局便携式核酸、蛋白类poct体外诊断设备,探索发展手术机器人、超声波成像、磁共振成像等领域高端医疗设备,积极发展智能可穿戴健康设备等医疗保健器械、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
智慧医疗。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完善一体化“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鄂东区域医疗中心,强化对医疗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建立黄石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黄石医疗云),搭建黄石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形成我市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中心,推进健康医疗数据的有序共享。大力培育远程医疗设备、医疗信息服务等新模式,推进医疗大数据、远程健康监测场景建设。加快开发健康咨询、就医导医服务等“互联网 医疗健康”惠民服务平台,推进发展智慧药房等新业态与新场景,延伸发展以健康体检为基础的智慧健康管理。
(二)做大做优4大特色产业
1.工业互联网产业
(1)发展思路
以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契机,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围绕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构建,引进知名龙头企业,完善网络、传感与控制装备、软件、平台、安全等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加快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推动发展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形成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良性生态体系。到“十四五”末,全市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区,全省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
(2)主攻方向
人工智能。围绕武汉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科大讯飞等前沿研发项目,重点发展人工智能软硬件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融合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向相关产业融合渗透为导向,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链。积极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开发创新平台,在智能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关键领域谋划一批技术攻关项目。
工业传感与控制。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终端、消费电子等重点应用领域,引进高端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光学传感器、汽车压力传感器、工业惯性传感器及中高端工控设备产品,推动微型传感器、仿生传感器、智能化传感器等研发与产业化。
工业软件。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软件设计服务企业,重点开发面向产品研发设计的仿真软件。加快面向生产过程管控和资源管理优化的组态软件、工业app软件、mes系统、erp软件、plm等管控一体化软件的研发和二次开发。面向重点行业,加快安全可靠防护体系开发,重点发展安全可靠产品和行业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
平台。加快5g、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突破物联网通信网络、终端设备、应用平台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芯片设计、电子标签制造、读写器具生产与系统集成。
建设面向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能力交易、应用软件等综合服务。
网络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健全数据流动管理机制,提升安全防护能力。探索“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新模式,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形成示范效应。建设“工业互联网 安全生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监管平台,提升数据服务能力。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的融合应用,深化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应用。创建“工业互联网 安全生产”试点,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安全可靠产品、行业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的试点示范和行业应用,加强应用推广,提升重点行业安全水平。
充分利用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在风险预警、运行维护、诊断评估、标准认证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服务。
2.节能环保产业
(1)发展思路
顺应“双碳”时代发展趋势与要求,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联动效应,以节能环保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整合重组和引进培育,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装备,提升发展固废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打造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到“十四五”末,全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黄石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2)主攻方向
高效节能装备。依托东贝集团等龙头企业,巩固制冷压缩机产品优势,支持研发高效节能电机、智能变频电机等电机设备,重点发展低碳、高效、节能、节材的新型变频制冷压缩机、线性压缩机,延伸发展空调压缩机。加快发展智能化高效节能工业窑炉、高效热交换机、车船用散热器、船舶lng燃气系统等产品,延伸发展航空航天微通道换热器。
先进环保装备。加快打造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园。重点围绕工业烟气排放治理装备,突破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烟气消白等治理技术,重点发展集成多功能的成套烟气处理装备,鼓励发展大气污染智能监测仪器仪表。支持引进具备水处理、土壤修复相关技术资质的企业,延伸发展生态修复服务,大力发展矿山修复、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用材料设备和工程服务。
固废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依托光大环保、大江环科等龙头企业,推进非金属矿产和金属矿产循环利用。针对共伴生矿产资源、尾矿、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赤泥、建筑废弃物等固废领域,研发固废回收利用成套设备,推广应用尾矿生产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建筑垃圾、道路沥青处理及利用设备。依托鹏富矿业等骨干企业,支持开发废钢、废铜破碎料提纯、制块、超大超厚型废料加工解体技术设备,发展冶炼废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研发稀贵金属再生和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金、银、铂、钯、铑、铟、钴、镍等稀贵金属的高效回收、精细分离和提纯等清洁生产技术工艺。
3.新能源汽车产业
(1)发展思路
紧扣汽车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汽车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领域。到“十四五”末,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基本形成汽车与智能技术相互融合、整车与零部件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2)主攻方向
新能源整车。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方向,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加快引进长城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重点发展续航里程长、可靠性高的纯电动车。把握汽车消费变化趋势,优先发展中高端乘用车,培育发展物流、公交、市政环卫、旅游观光等新能源专用车。积极参与汽车、电子信息、互联网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巩固轮毂、离合器、轮胎等零部件产业优势,重点发展轻材质、高强度的轮毂产品,提升发展抗高压、耐磨损的商用车轮胎,加速发展动力、制动、车轴等系统总成及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系统、电动制动系统等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培育发展铝制、碳纤维轻量化车身、底盘。紧跟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趋势,积极布局新能源充电桩产品制造。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发展磷酸铁锂电池、高镍三元电池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寿命动力电池材料及单体,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pack总成,探索发展石墨烯材料电池。引进发展逆变器、传动装置等电驱系统部件,延伸发展高功效永磁同步电机。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探索发展安全节能、高控制精度、高动态响应速率的电控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传感器、车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网关、数据协同处理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提升驾驶辅助系统、信息交互系统装配率,推进车用无线通信网络与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规模部署,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示范应用。
4.现代服装产业
(1)发展思路
紧抓服装产业深度调整机遇,着力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大力发展高档服装、时尚服饰、智能服装等领域。到“十四五”末,全市现代服装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产业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努力打造中部地区现代服装生产基地。
(2)主攻方向
高档服装。推进提升美尔雅、浙联等鞋服企业自有品牌建设,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等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引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装企业,提升发展高档礼服、西服套装、品质衬衫等产品,加快推动高档服装出口。
时尚服饰。依托美尔雅、美岛、顺富纺织等企业优势,紧随国际前沿流行趋势,重点发展系列牛仔服装、礼服、时装、职业装等产品。提升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打造具有黄石文化特色的网络潮牌,发展时尚休闲、时尚牛仔、时尚运动等系列产品。
智能服装。加大纳米、碳纤维等新型材料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提升发展可穿戴技术,探索发展具备人体生理指标探测、智能设备集成等功能的新概念智能服装。
功能性产品。引进具备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的相关企业,重点发展手术衣、隔离服、防护服、一次性床单、口罩、手套等医用鞋服。完善产业配套,谋划建筑用膜结构材料、汽车用纺织品、防火阻燃面料等安全防护用纺织品。
个性化定制。提升美尔雅、美岛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进互联网服装企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在服装设计、生产领域的应用,探索“互联网 上门量体 工业4.0”制衣模式,采用服务型制造、定制化生产模式和“线上销售 线下体验”等新型营销模式,加速培育个性化定制服装新模式。
(三)做专做实生产性服务业
1.发展思路
坚持补短板、调结构,优化制造业产业生态,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咨询服务、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协同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全产业链体系。到“十四五”末,全市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深度融合。
2.主攻方向
研发设计。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整合科研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以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为基础,培育引进一批专业化、开放性的技术研发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引进知名设计公司和团队,建设工业设计平台,重点发展外观、产品、品牌设计,培育“设计 营销”“设计 文化”等综合服务。创新发展众创、众包及用户参与等设计新模式,提高协同设计、快速设计能力。引导发展技术研发、设计评估和成果交易等新业态。推进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科技资源开放服务,引导各类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向社会开放服务。
检验检测。加强计量测试、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的国家级、省级公共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重点发展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pg电子直营站的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基础检验服务。加快发展市场化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信息化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分析测试、检验认证、计量溯源等高端检测服务,培育发展在线检测等新业态。
现代物流。大力发展黄石新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大宗商品、工业产成品交易和集散基地,构建以新港(物流)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水、公、铁、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重点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以鄂州花湖机场建设为契机,围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建设,打造航空运输、跨境电商、空运集散等空港服务企业集聚区,布局临空物流产业,打造“进口为主、出口为辅”的国际空港物流节点基地。加快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通道,重点发展针对制造业采购、生产、仓储、分销、配送环节的物流服务,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等专业化物流。
加快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物流发展。
金融服务。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重点引进培育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私募基金等专业机构。加快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开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等服务。大力推进融资租赁,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设施、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利用股票、基金、债券等各类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推进大数据风控、“区块链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等金融科技应用创新。
咨询服务。引进培育一批综合型咨询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咨询服务,积极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探索发展从咨询设计到集成应用的系统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服务。鼓励咨询机构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
人力资源。围绕制造业企业对研发人员、专业技工等人力资源的共性需求,引进和培育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点发展派遣、培训、招聘、测评等人力资源常规服务,探索发展猎头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战略咨询等人力资源高端服务。
电子商务。依托中国(黄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集中发展黄石港空港园区、黄石新港水港园区、下陆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冶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区等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重点发展跨境电商零售直购、直邮、集货和保税备货等业务,探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新模式,从跨境通关、数据统计、产业转型升级、国际品牌推广、海外商标注册、产品推广营销等多方面提供跨境电商一站式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延伸发展跨境电商定向孵化。建设综合性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垂直领域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电商支付平台等功能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电商培训体系,鼓励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农产品批发、零售企业对接,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数据服务。依托智慧黄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鄂东云),发挥黄石市大数据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鄂东云计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湖北东楚通科技有限公司等软件企业支撑能力,加快发展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关数据服务。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重点发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服务,推进商业需求预测、精准营销等。加强大数据在能源消耗、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交通、健康医疗、城市治理等领域及产业运行监测中的应用。
四、重点任务
(一)质量再造,提升黄石工业品质
1.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大力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围绕重点行业需求,加速计量、检验检测技术突破,强化计量、标准和关键检验检测技术一体化建设,构建测量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推进公共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开发在线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追溯等质量管理工具,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业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强化供应链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第二方质量审核制度,对重要供应商的质量、技术、工艺、设备和人员等进行指导和监督。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鼓励企业设立首席质量官,弘扬质量为先经营理念,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组织企业参加质量管理线上培训,积极申报省级“工业质量标杆”和全国“质量标杆”。
2.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作,加快重点领域质量安全标准、绿色设计与生产标准制定,推动标准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导、国际接轨”的原则,以实施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为契机,增强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能力,鼓励新材料等具有技术优势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领域企事业单位,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强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支持企业设立标准化研究中心,加强对重点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比对、评估和转化,提升企业执行标准水平。发挥标准对行业质量提升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提高上下游产业标准的协同性和配套性,推动建立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群。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动企业实现标准创制与技术创新、产业化的协调发展,运用先进标准引领产品、服务质量提升。
3.擦亮“黄石制造”品牌。积极开展“名品、名牌、名企、名园”建设,推动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加快打造百亿级名品名企。按照“打响品牌、擦亮招牌、做成名牌”,积极培育一批新兴品牌,巩固提升一批优势品牌,激活振兴一批老字号名牌。提升品牌价值水平,引导中小制造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同类产品向品牌产品集中,探索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建立健全品牌培育专业化服务体系,制定宣贯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完善品牌培育成熟度评价机制,推动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内涵的品牌发展战略,招引或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创意中心、广告服务机构。加强品牌宣传,持续开展“十大黄石制造”“十大黄石品牌”等评选活动,谋划开展博览会、设计大赛等重大品牌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树立黄石品质美誉。
(二)能力再造,夯实黄石工业基础
1.推进“数字黄石”建设。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ipv6、云计算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应用,分区域逐步推进完善5g基站布局,在重点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开展5g网络示范应用,升级完善智慧黄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鄂东云),提升大数据中心存算能力,构建灾备服务体系。推进“两平台、一朵云”建设,通过产业触网、企业上云和平台辐射,打造“黄石工业大脑”。搭建工业大数据平台,分产业、分区域梳理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相关数据及分布情况,绘制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图谱和产业地图。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劲牌公司、华新水泥、东贝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重点行业云提供商,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服务效能,推进行业内创新资源共享、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融通发展。持续落实“万企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开展企业内网改造,推动企业网络向ip化、扁平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加快设备联网上云、数据集成上云。
2.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科技城、科创中心、教育城,着力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性科创中心。加强武鄂黄黄咸协同创新,深度融入武汉城市圈科技同兴战略,争取武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黄石建立分支机构或中试、产业化基地。围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主攻方向,加快创建湖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推进“四个十”科创工程,加快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重点建设黄石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扶持龙头企业和在黄高校争创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现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鼓励湖北智能输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国家级。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领域,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设一批机制体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武汉等地创新资源,新建或引进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飞地创新模式,高质量建设运营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推进上海、深圳等离岸科创中心落地。
3.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系统梳理黄石市制造业在关键技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卡脖子”环节和突出短板,建立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组织实施“一揽子”攻关专项。加强共性技术供给,促进重大成果转化,推动重点产业下游领域创新提升。推进以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突破为方向的提升改造,促进整机(系统)与基础技术互动发展,提高整机(系统)、基础配套的自主化率。健全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支持企业加入区域性、全国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院所以订单式、项目制等方式参与企业技术攻关。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承担科技重大专项,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4.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继续实施“五个一批”技改行动,分行业、分类别引导企业科学筛选改造模式,在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推行离散型改造,在新材料、食品等行业推行流程型改造,在装备、服装等行业推行网络协同改造,开展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创新工业生产模式,培育壮大大规模柔性生产、全生命周期产品管理服务、云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等新生产模式。每年遴选一批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车间(工厂)标杆,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各类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引导全市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培育和引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制定并滚动修订供应商名录。探索发放“数智券”,通过政府补助形式,鼓励本地企业购买工业软件、智能工厂建设方案等数字化智能化相关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
5.推动“双碳”战略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双碳”目标实现,鼓励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引导传统产业节能和减排技术改造,着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积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化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加快开发一批节能、环保、可循环利用的绿色产品,打造一批用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能源低碳化、废物资源化的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绿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条生态化的绿色园区。推进循环型工业体系建设,优化能源、水资源等综合利用。加快对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实施节能和减碳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绿色化改造。大力促进工业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面向新材料等领域强化矿山治理,推进尾矿和废石综合循环利用。支持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企业建设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推进工业用能低碳化。引导企业应用长流程工艺系统改造、余热余压高效回收、信息化节能等适用技术,实施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工程。探索发展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等再制造产业。探索绿色治理新模式,充分运用环境、水文、气象等大数据,构建智能化监测系统,开展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工业节能监察。
6.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鼓励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交互平台,推进大中小企业之间多维度、多触点的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鼓励大企业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加速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的有效对接,推动资源能力的跨行业、跨区域融合互补。推进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打造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平台驱动数字化转型,形成“以大带小”的协同推进模式,提高大中小企业互动创新和协同制造能力。支持大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为内外部创客提供研发平台、供应链资源对接、检验检测、创业投资、创业导师等专业孵化条件和服务。
(三)链条再造,做强黄石工业集群
1.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协同。共建武汉城市圈城市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同链联席会议制度,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建设联盟,推动产业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深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探索第二总部、共建园区、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积极承接武汉先进制造业转移,构建“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石”“头部在武汉、链条在黄石”“融资在武汉、投资在黄石”“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黄石”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2.构建区域产业共同体。探索构建区域产业共同体,以共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抓手,积极对接武鄂黄产业布局,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集群。主动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对接武汉华星光、京东方等重点项目,加快布局实施产业链配套项目,融入国家级“芯”产业集群,联合武汉、鄂州、黄冈共同打造临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临空属性产业。推动大冶特钢、华新水泥、东贝机电等优势企业与武汉、鄂州等地合作,推进产业链延伸。融入武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产业,推进与武汉、黄冈、咸宁共建纺织服装产业带,以“美尔雅”“美岛”为龙头,打造中部地区现代服装生产基地。加强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对接,推进与黄冈大健康产业合作,加快黄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3.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块状经济,推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强化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推动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鼓励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优化市内工业园区布局,打造一批“小而精”“小而优”的特色产业基地。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打造新材料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4.全面增强产业链韧性。推行产业培育“链长制”,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链长 一个牵头部门 若干配合部门和责任县(市)区”的工作模式,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12条产业链,大力“建链、固链、补链、稳链、强链、延链”,推进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园”。以优势行业技术改造全覆盖为抓手推动“强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巩固提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传统支柱产业链。紧抓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转移,打造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湖北桥头堡。围绕重点产业引进一批有较强产业控制力和带动作用的“链主”企业,谋划建设若干链条完整、层次较高、竞争力强的骨干产业链,加快“补链”“延链”。强化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建链”,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平台化转型,通过制造众包、供应链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嵌入服务,构建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集中、配套企业协作的“雁阵式”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链外迁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重点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进一步“稳链”“固链”。
5.构建适应双循环的供应链生态。依托骨干企业构建工业物联网服务生态,推广工业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云管理能力,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pg电子直营站的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协同体系。推进“四港”联动,优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培育若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供应链合作平台,形成一批具有研发、采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营销等流程的供应链功能集聚区。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深度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主动配套武汉“光芯屏端网”等产业,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协作发展。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抢抓供应链重塑、传统产业转移机遇,强化与长三角、粤港澳等沿海地区产能合作,重点聚焦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深化国际开放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把在国内市场所形成的技术、服务、品牌和渠道优势向境外延伸,推动国内供应链向全球供应链转变。
(四)生态再造,营造黄石工业环境
1.夯实工业服务支撑。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围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科技咨询等方面,新建或引进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构建全产业链区域服务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建设一批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支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高校院所将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平台向社会开放,探索建立以市场化盈利机制提供专业化服务。强化多式联运物流支撑,发挥沿江、临空多重优势,加快推动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水运港“四港”无缝衔接,建立全过程物流服务联盟,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物流枢纽,构建全球123快货物流经济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2.加强智力资源引育。深入实施“新黄石人”计划、“东楚英才计划”,创新平台聚才、市场引才、柔性引才工作机制。支持企业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核心技术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跟踪培育一批优秀创新创业战略团队。深化“黄石职教”模式,全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企业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市场化人才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产业园等,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数量。
3.强化金融资本支撑。积极对接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设立黄石工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推动新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产业快速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实施投贷联动、债贷结合、选择权贷款等组合式金融服务,围绕产业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推动物流金融创新,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按照“上市一批、改制一批、签约一批、准备一批”的策略,加强企业上市辅导和培育,鼓励企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融资。
4.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围绕城市级场景、产业级场景、企业级场景三个层面,梳理设计场景项目机会清单,制定一批场景pg电子直营站的解决方案。搭建全市统一的应用场景发布和对接平台,每年公开发布场景需求清单。鼓励央企、平台型企业牵头组织一批具有较大量级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通过众包、分包等形式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谋划建设一批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新技术试验场景,面向全市创新突破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加速探索培育产业基础生态环境。打造新兴产业应用场景,支持开展5g 、ai 、工业互联网 、数字工厂、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创新和试验示范。加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宣贯、筛选,完善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保险补助,降低企业产业化风险。
5.优化全域营商环境。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围绕破解审批办证难、融资贷款难、产业创新难、降低成本难等问题,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深化“先建后验”改革,实现项目“全程监管、建好即用”。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一业一证(照)”等改革,逐步实现“一照通行”。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双千”活动,强化市县两级专班力量,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五)规模再造,壮大黄石工业主体
1.引进培育高成长企业。制定高成长企业遴选标准,重点挖掘一批专业领域新、主营业务突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深入实施“科技领航计划”,大力培育一批“独角兽”“哪吒”“瞪羚”等高成长企业。积极开展企业跟踪服务,组织高成长企业专项培训,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支持企业跨越式发展。联合第三方智库机构,跟踪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高成长企业的发展动态,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着力引进一批重点产业相关高成长企业落户黄石。
2.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坚持培优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以优化环境和精准服务为保障,分层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分类促进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面向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对企业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品牌建设、融资增信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积极培育一批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一批成长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支持迪峰换热器、奥莱斯轮胎等产品市场评价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形成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加强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的指导、跟踪和服务,对进入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的企业予以政策支持,择优推荐申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企业规模、发展潜力和行业地位,实施“一企一策”,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政策、人才和资金支持。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控股等方式,提升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智能改造、工艺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示范带动力强、国际国内影响力大、具有行业话语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领军企业国际化发展,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鼓励有实力企业以海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国际化经营能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4.重点培育一批上市企业。积极抢抓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和湖北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步伐。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按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上市挂牌标准,集中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强化后备企业上市服务,积极推荐优质后备企业资源进入省上市金种子、银种子、科创板后备企业库,进行全程跟踪培育辅导,定期组织券商等中介机构上门对接。
5.实施企业规模倍增计划。开展“小升规”企业精准培育专项行动,加强对现有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2000万元且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的企业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加快建立黄石市“小升规”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库,形成政府、社会资本、企业多方联动的“小升规”企业培育体系。构建“小升规”企业培育体系,强化政府、企业多方联动,建立“新升规”企业直通车制度,将“新升规”3年内的企业作为产业服务和人才培育的重点支持对象,给予优先提供融资授信额度、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支持。实施“规升巨”行动,依照增长潜力大、市场认可度高、研发能力强等制定遴选标准,选择一批高成长规上工业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全市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各类产业资源要素倾斜力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成立高规格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
领导小组,统筹决策全市工业发展重点工作。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集中高效的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协调、推进、落实分解“十四五”期间工业发展任务,逐项明确牵头单位,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组建由产业、投资、科技等各类专家共同组成的决策委员会,在重大战略规划与改革政策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投资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
(二)优化政策支持环境。加强政策集成应用,充分利用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等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完善工业政策体系,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之城,围绕产业链协同发展、智能化改造、共性技术攻关、企业成长进规、品牌创建、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建立政策“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跟踪与评估,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三)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创新土地供给和使用方式,建立用地预警和退出机制。优先保障优质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探索建立工业用地供应服务平台,建立工业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共享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工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拓宽工业企业融资渠道,在资金筹措环节开辟绿色通道,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四)强化考核评估机制。完善工业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将工业高质量相关指标列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各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工业发展工作年度述职机制,加强考核督办,促进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建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机制,做好规划实施中期和期末评估等工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跟踪考核重大项目,加强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核监督工作。